简述
在东南亚的街头巷尾,无论是曼谷夜市的小贩、雅加达的办公室白领,还是胡志明市的学生,手机里大概率都装着 Facebook。这个诞生于北美的社交平台,早已深度融入东南亚的日常生活。尽管 TikTok 等新平台强势崛起,但 Facebook 凭借早年积累的用户基础,仍是区域内不可或缺的社交枢纽。它在各国的普及程度虽有差异,却共同勾勒出东南亚人独特的数字生活图景 —— 这里既有信息交换的便捷,也有文化习俗的投射,更藏着烟火气十足的社交密码。
正文
东南亚的 Facebook 版图里,印尼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。作为全球第三大 Facebook 用户国,这个拥有 1.19 亿用户的市场曾长期占据区域榜首,即便 2025 年被 TikTok 超越,仍以 21.58% 的市场份额稳居前三。不过印尼用户的 Facebook 使用带着鲜明的本土印记:游戏爱好者会扎堆在休闲游戏群组分享通关技巧,融入伊斯兰文化元素的竞技游戏尤其受欢迎;开斋节前后,平台上满是家庭团聚的图文和清真美食攻略,宗教与生活场景在这里自然交融。
越南则是 Facebook 的 “深度粘性市场”,7530 万用户占总人口的七成以上,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用。对越南人来说,Facebook 不只是社交工具,更是 “生活百宝箱”:89% 的用户依赖其聊天功能,购物前会先私信商家咨询细节;90% 的人通过平台获取新闻,从本地政策到娱乐八卦无所不包。胡志明市的美食群组里,网友们会实时分享新开的河粉店地址;职场人则偏爱在行业群组交流招聘信息,甚至直接通过私信敲定合作。
泰国的 Facebook 生态透着 “视觉系” 特色。尽管用户月均使用时长 16 小时,不及 TikTok 的 37 小时,但仍是 71% 国民的必备 APP。泰语版界面里,卡通风格的图文内容传播最快,融入民间故事 IP 的帖子总能收获高互动;喜剧短片和宠物视频是流量密码,占比分别达 37% 和 10%。当地用户还习惯跟着 KOL “种草”,68% 的人会参考平台上的测评选择旅游产品,清迈的网红咖啡馆常常因一条 Facebook 推荐就排起长队。
马来西亚的 Facebook 用户则呈现 “双语并行” 特征。2235 万用户中,七成能熟练切换中英文浏览内容,这让平台成为连接本地与全球的桥梁。吉隆坡的白领喜欢用英文关注国际新闻,柔佛州的家庭主妇则偏爱马来语美食博主的教程;模拟经营类游戏广告在这里转化率很高,开发商常通过精准定向触达 25-40 岁的中产群体。
菲律宾的 Facebook 渗透率堪称 “全民级”,8770 万用户让其跻身全球第六大市场。独特的是,菲律宾人习惯将 Facebook 作为 “线上社区中心”:教堂活动通知、 barangay(村社)会议提醒都通过平台发布;海外务工者则依赖视频通话功能与家人连线,深夜的 Messenger 对话框里满是跨洋的牵挂。
尽管各国习惯各异,东南亚用户的 Facebook 使用却有共通之处:移动端占比超 90%,Reels 短视频日均观看时长超 45 分钟;晚间 7 点到 10 点是刷手机的黄金时段,印尼和马来西亚用户尤其活跃;节日营销总能引爆流量,泼水节、开斋节的主题内容互动量常翻番。即便面临 TikTok 的冲击,Facebook 仍凭借社交沉淀和功能多样性,在东南亚的数字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—— 它早已不是单纯的 APP,更像是记录区域变迁的 “数字日记本”。